九月告別了酷暑,天氣逐漸變涼,早晚溫差較大,學校人員密集,提醒師生們應注意預防流行性感冒、水痘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以及食源性疾病的發生。
※ 預防流行性感冒
流行性感冒(簡稱流感)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,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、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。
流感秋冬季發病率較高,傳染性強,傳播速度快,易引起暴發性流行,它的主要癥狀表現為鼻塞、全身乏力,發燒等。由于流感是病毒性傳染病,病毒變異快,沒有特效的治療手段,因此預防措施非常重要。
預防措施:
1、接種流感疫苗:每年9--10月份接種流感疫苗,可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或減輕流感癥狀;
2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:講衛生、勤洗手、常通風,不隨地吐痰,提高自我防護意識;
3、加強鍛煉,合理飲食,注意多飲水,多吃蔬菜水果;
4、盡量不到或少到人群密集,空氣不流通的場所。
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具有較高的傳染性和較強的危害性,在人口密集地區極易流行感染。
主要通過打噴嚏、咳嗽和說話等途徑,由飛沫傳播,也可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唾液傳播。主要侵害1-12歲兒童。
主要通過打噴嚏、咳嗽和說話等途徑,由飛沫傳播,也可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唾液傳播。主要侵害1~12歲兒童。
健康提示:
1、接種疫苗:預防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最佳方法就是接種含相應成份的疫苗;
2、注意個人衛生:日常生活要養成勤洗手,打噴嚏或咳嗽時,用手帕或紙巾輕掩口鼻的衛生習慣;
3、加強營養,經常鍛煉,增強自身的免疫力,讓身體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,能有效地抵御病毒的入侵。
※ 預防食源性疾病的發生
秋季是食源性疾病發病高峰期,在學校、幼托機構等集體單位發生。痢疾桿菌、傷寒桿菌、沙門氏菌、副溶血性弧菌、致瀉性大腸桿菌等都是常見的病原菌。臨床主要表現為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癥狀,可伴有發熱,嚴重者可導致脫水、電解質功能紊亂。
健康提示:
1、食品衛生:各學校食堂經營單位選擇新鮮、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,及時做好食物的清洗、烹飪和低溫保藏,食物要煮熟煮透,生熟要分開。
2、個人方面:在外就餐時選擇衛生狀況較好的餐廳,減少或避免在路邊攤用餐。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,勤洗手、不吃生食、不喝生水。
勉縣一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